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更新,亚洲欧美自拍 图,日本在线免费

 
企業信用評級查詢:
國家經貿委關于加快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有關問題的報告 - 海南企業信用評價中心
|  活動動態  |   |  新聞中心  |   |  信用公示  |   |  評級公告  |   |  信用知識  |   |  政策法規  |  
|  政策法規>>國內信用法規>>國家經貿委關于加快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有關問題的報告 打印
 
 
 

國家經貿委關于加快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有關問題的報告

中國·海南    galaxiatube.com    時間:2003-3-10    來源:中國房地產信用檔案

 
 
 
國家經貿委關于加快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有關問題的報告
國經貿中小企[2001]1091號

國務院: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規范有序的市場經濟需要建立有效調動社會資源和規范交易行為的信用制度。完善的信用體系是企業正常經營和國民經濟健康運行的基本保證。沒有信用,市場規模難以擴大,個人消費信貸缺乏基礎,中小企業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融資問題,民間投資也難有實質性推進。為此,2000年底召開的全國中小企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作為2001年中小企業工作的重點。

  2001年4月,我委會同工商總局、人民銀行等10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經貿中小企[2001]368號),初步提出了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工商企業信譽管理體系為基礎,以政府推進、市場運作為基本原則,實現信用信息的聯合征集、專業評估、權威發布和多方共享的社會化信用體系的基本思路,這是目前國家指導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第一個專門文件。同時,我們還專門召開會議,與有關專家和信用中介機構負責人講究方案,并配合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民建中央進行深入調查研討。上海、北京、甘肅、鎮江等省市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社會化信用體系建設進展情況

  (一)上海市探索建立以個人信用為主體的信用體系

  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1999年7月,上海市政府率先啟動個人信用聯合征信試點。其主要特點是:以自然人為主體,以消費信貸為主要服務領域,以政府推動設立的上海資信有限公司為載體,實現銀行同業內個人信用信息的聯合征集、評價與發布。

  主要做法大致分三步:第一步,由上海市信息辦和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聯合下發《上海市個人信用聯合征信試點辦法》,由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商各商業銀行實行個人信貸的聯合征信;第二步,由資信公司向銀行或消費者本人提供信用報告,以推動消費信貸,將信用報告從為金融業服務開始,逐步向社會其他相關行業及個人開放;第三步,以建立信用檔案為基礎,形成信用報告查詢、個人信用評估多種評分卡模型、個人資質證明的梯次化發展的布局。初步建立了個人信用聯合征信有關政策及法律框架,形成了個人聯合征信業務運作模式,制訂了個人信用考評指標體系和聯合征信辦法等。

  該試點運行一年多來,在掃除信貸盲區,有效遏制金融欺詐,推動消費信貸,改善區域信用環境及規范市民信用行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效果。截止2001年8月底,已匯集120萬張準貸記卡、50萬筆個人貸款和240萬移動通訊入網用戶的個人信用信息,在全市開通近300個查詢終端,共接受查詢16萬筆,出具信用報告9.3萬份,日均查詢量900次,查得率80%。目前,上海市個人消費信貸占銀行信貸總額的比例已達10%(全國平均為2-3%)。其中,個人信用體系的初步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考慮到信用信息完整性的內在要求和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以及中小企業法定代表人在中小企業征信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市現正依托個人征信拓展中小企業征信業務,為全國構建中小企業信用體系提供經驗。

  (二)北京市構建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信用體系

  北京市委、市政府從首都的實際出發;確立了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建立社會化信用體系建設的思路。其主要特點是: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各類信用信息為主要服務領域,以政府構建信息平臺為依托,實現點、線、面聯動。

  ——以中關村園區為單位的“點”試點。該試點通過成立園區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信用信息中心、培育信用中介機構及構建信用市場等探索建立符合市場要求、與國際接軌、有利于園區發展的企業信用體系模式。其主要做法是,通過信用信息服務中心將政府部門(工商、銀行、統計、稅務、質檢、社保等)有關園區企業的信用信息初步加工整合,統一對信用中介機構開放;信用中介經政府部門資格認證后,依據有關規定,向信用中心有償征集企業信用信息,以便為銀行、企業、社會中介及其他機構提供信用產品或服務。目前,中關村已初步形成以信息中心為平臺的社會化、開放式的信用體系,并開始試行守信企業信譽免檢制度。

  ——以市工商系統為單位的“線”試點。該試點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通過互聯網建立信譽庫,包括企業的身份、守法和經營等信息;二是建立企業電子版營業執照,依此確認企業身份及查詢其他企業的基本情況及信譽記錄。2001年7月已開通全國第一個在線企業信用查詢系統——北京市工商企業信用身份核查中心,社會各界可通過互聯網查詢北京市60萬戶企業的信用身份和失信企業的“黑名單”。最近,市工商局與市地稅局數據庫互連,僅海淀區地稅局的稅源戶即增加30%。

  ——以全市為單位的“面”試點。該試點明確政府的定位和功能,著力探索市場運作模式和驅動機制。即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臺——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

 

 
原作者: 不詳
來 源: 中國房地產信用檔案
共有7744位讀者閱讀過此文
     
 
□- 本周熱門文章 □- 相關文章
1.海南省有機產品生產企業簽署生產自律誠...[285538]
2.羅保銘省長為海南優秀、誠信企業頒獎...[63346]
3.福建聯合懲戒平臺困住“老賴”手腳...[39801]
4.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評級管理指導意見...[38504]
5.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加強信用建設的...[37907]
6.深圳海關對企業實施信用等級管理暫行辦...[37483]
7.上海市企業信用檔案管理辦法 ...[37322]
北京工商建立HD315系統實施信用監...[2003-3-28]
戴園晨:我國信用體系建設...[2003-3-27]
陳文玲:美國信用體系的幾個特點...[2003-3-27]
接軌國際信用體系 中誠信牽手美國鄧白...[2003-3-12]
國家經貿委關于加快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2003-3-10]
   
 
 
 

海南省企業信用評價中心 版權所有    海南省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臺技術支持  開發設計:夏志龍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龍昆北路38號華銀大廈18樓 郵編:570105
電話:0898-66538925 傳真:0898-66569351 中心QQ:
 
 
 
 
瓊ICP備10001561號